動盪年代緊密居,一方天地百家姓
孩童們在巷弄大樹下嬉笑打鬧、與鄰居僅隔一道門的緊密共居生活,還有榕樹圓環、窄巷矮房、磚牆綠框、紅門院落,這些眷村生活型態皆開啟於一個動盪的年代:國共內戰撤退來臺,讓一群沒有血緣關係的軍官眷屬為了居住上的權宜而短暫停靠聚攏,先以日軍眷舍為據點安置,數量不足下軍方改在營區附近規劃出自給自足的社區,有市場、商店、藥局、小吃等空間。一眷村裡容納相同軍種、職業、位階,以及不同省份家庭如湖北、東北、浙江、上海、四川等,大家蹭食解集體鄉愁,雜揉中華料理八大菜系,各家拼湊屬於自己的家庭味。
昔城市地景蛻變,眷村「藝」起多元發展
如今這些座落於城市各角落的眷村也悄然轉型:位於公館永春街、前身為聯勤通信修理廠的「嘉禾新村」,現今保留下一幢日式建築與防空洞,因時代演變從軍事、住家到藝文場域之展演、戲劇、導覽、藝術為主;沿山而建的「蟾蜍山煥民新村」前身為空軍眷村,山上更設置空軍作戰指揮部,後轉型以「社區呈現歷史面貌」屹立在臺北山城中,是一處閩、原、客、外省住民共生聚地,以及融合文化保存意識與生態共存的最佳典範;依山傍水而建的「寶藏巖國際藝村」則以60至70年代臨時建築所形成之聚落、蜿蜒複雜佇立在公館水岸旁,反應出當時社會弱勢族群自行營建之非正式建築群之地景,以藝、居共構來保存之文化資產聚落建築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