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程規劃
主題介紹 —
世界就像是一座博物館,參與不同博物館主體策展,學習多元文化知能,體驗藝文職人活動,培養興趣,作中樂、玩中學、發掘自我的專長,養成團隊合作精神,增長友善人際關係,擴展永續世界觀!
向下傳承,引發兒童興趣,串聯地方文化社群,建構區域共好、永續的合作平台,提供文化消費者更全面、深刻的在地文化體驗。將「博物館」的機構概念轉化為關注視覺文化與物質文明軌跡的學習場域,此一透過各種展示方式的知識生產過程也得以被近用,成為地域活化與體驗社區歷史和集體記憶分享的重要方法。
另一方面,從藝術生產場域所釋放出來,積極與觀眾對話,共同生產藝術內容與意義的藝術參與社區模式,發揮博物館的典藏、教育、研究、策展功能。博物館文化場域使得各種藝術創新表現形式,和社區在地記憶之間得以共構而相互生成。其中,博物館新型創意與文化活動設計工作者高度參與的創意市集,近年來成為經常被近用、極容易被視為可以介入地方活化的文化經濟模式。
以大稻埕近年來引發的都市再生經驗為研究場域,透過後博物館學及藝術介入社區的理論概念,檢視社區與文化活動設計工作者如何近用創意市集、深度導覽與藝術節等文化藝術介入模式,既著力於在地社區記憶的建構與再現,召喚新進族群進入歷史街區,期許透過這個兼具展示與知識建構的文化經濟模式,得以重新想像在地歷史記憶,以及,這樣的模式,是否可視為後博物館學理論所欲拓展的在地與多元文化理解視角。
攜手新進世代,打造「讓在地人驕傲,旅行者憧憬」的人文美學風景秉持多元包容、團隊合作和價值共享的核心精神;導引年少世代,連結地方產業,建構共好、永續的合作平台,提供更全面、深刻的在地文化體驗,兼具藝文職人體驗,振興當地產業興隆,傳承兒少藝文學習興趣。
蒲天生泥塑館 (3小時)

「蒲添生故居」位於林森北路的巷弄中,是一座超過八十年歷史的日式木造建築,為蒲添生後代為紀念蒲先生一生對藝術奉獻之成就,特別將其住所及工作室整建規劃而成,其中工作室部分為蒲添生親自設計監工,採用上等檜木建造而成。故居現分為戶外雕塑展示區、作品陳列廳、藝術走廊、紀念工作室和文物展示室等空間,現對外開放,以引導性教育的參觀路線,提供市民一個欣賞藝術的空間。
活動安排:
- 由館長:蒲浩志介紹泥塑藝術帶領替體驗活動。
- 土禮土器:體驗陶土色彩版俱形塑創意樂趣。
敘舊布袋戲館 (3小時)

為了讓國內外大小朋友能賞玩:2006年獲行政院選為「台灣意象」代表第一名的布袋戲傳藝,特別成立同名戲團,主要從事國際、文化、教育、娛樂性表演,以「互動、驚奇、歡笑、體驗」表演特色見長,創新推出「互動式布袋戲」及運用掌中、金光、電視、COSPLAY等四種人偶,罕見全程用國、英語表演,令布袋戲傳藝更豐富易懂,尤其打破禁忌,引導來賓上台表演,一窺後台祕地及體驗表演樂趣,改變布袋戲刻板印象,因此不斷獲邀於國內外(澳洲、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大陸、日本…)國際宴會、觀光行程上為各國貴賓及國內藝文活動上獻藝。
活動安排:
- 由館長:陳建華新創帶動語文、傳統、戲劇,趣味好玩演故事。
- 雙語演藝:觀賞演出、彩製布偶、編創故事、演出自信!(團隊合作)

台北互舍飯店炎出晚會 (3小時)
台北互舍飯店為台灣第一座保留原有傳統立面的大樓。1到3樓爲獨具絕色古典巴洛克風格古蹟,紅色磚瓦加上洗石子結構,為古典巴洛克式風格;4到11樓,則是由灰色花崗石材所砌成的新建物。上新下舊的兩種元素,衝擊出現代與古典的獨特美感。由專業導遊和各組大哥哥、姊姊(10小童一組)帶領活動,來疫去,歡迎創意無限高!(藝歌!藝舞!藝劇!)
餐食
早餐
西式餐盒
午餐
布袋戲餐廳(套餐)
晚餐
稻舍故事食館(套餐)
住宿: 台北互舍飯店(或凱達飯店)
原為臺灣鳳梨王葉金塗古宅,紅色磚瓦加上洗石子結構,為古典巴洛克式風格。
台北互舍飯店 (1小時)
由專業導遊和各組大哥哥、姊姊(10小童一組)帶領活動。
沉浸式早讀:行前先備知識提供。
迪化街 (3小時)
由專業導遊和各組大哥哥、姊姊(10小童一組)帶領走讀微旅行。
茶趣購夠樂:城南無城牆博物館迪化街商圈歷史遊蹤,採購活動物品。
新芳春茶行 館長:陳思妤 (3小時)

說到台北大稻埕,這裡的老故事總是多到說不完,您若是一位喜愛擁抱老故事的人,那就千萬別錯過最經典的新芳春茶行,位於大稻埕熙來攘往的民生西路上,新芳春茶行閩洋混合建築醒目外表吸睛程度,可是讓來往的人們不注意都很難,這幢落成於1934年擁有87年歷史的老宅,少數完整保存的住商混合洋樓古蹟,當年是王連河先生與父親從福建製茶轉移到臺灣的起家厝。新芳春茶行一樓空間將製茶機器與工作環境完整保留,可供免費參觀,不定期也會舉辦特展。二樓提供空間品茶小憩及歷史文物擺設介紹。三樓則是王家的公媽廳及家族起居空間,目前為王家私人使用,暫不對外開放。

活動安排:
- 由館長和專業導遊和各組大哥哥、姊姊(10小童一組)帶領活動。
- 新芳春老茶行找碴:以「活的茶葉故事館」、「茶文創發展平台」、「以茶會友」三大主軸為新芳春茶行注入創新、活化能量。
- 心心相印:(館長導覽介紹+絹印製作+成果心得分享)(學習)+(體驗)+(發表)。

蒙藏文化 (2小時)
由專業導遊和各組大哥哥、姊姊(10小童一組)帶領。
藝文小講堂:蒙古包的世界文化由影片欣賞認識蒙藏文化分享座談。
餐食
早餐
飯店早餐
午餐
波麗路西餐廳
晚餐
金牌火鍋
住宿: 台北互舍飯店(或凱達飯店)
原為臺灣鳳梨王葉金塗古宅,紅色磚瓦加上洗石子結構,為古典巴洛克式風格。
台北互舍飯店 (1小時)
由專業導遊和各組大哥哥、姊姊(10小童一組)帶領活動。
沉浸式早讀:行前先備知識提供。
成功高中昆蟲博物館 (3小時)

位於北市立成功高中校內的昆蟲博物館已於日前擴建為「蝴蝶宮.昆蟲科學博物館」,原本兩萬隻蝴蝶標本也擴增為四萬隻、昆蟲標本展示,為全世界最大的昆蟲館。一手創建「蝴蝶宮.昆蟲科學博物館」館長陳維壽指出,館內獨創將「傳統昆蟲博物館」、「昆蟲科學教育館」及史無前例的「昆蟲藝術館」、「蝴蝶民俗博物館」等四大具單獨屬性的昆蟲館混合為一。台灣最大的蚱蜢館內展示從交配、產卵、幼蟲的一生,讓大家對其生長棲息地環境等過程,一目了然。
陳維壽表示,館內收藏多是台灣蝴蝶加工業全盛時期,所採五億隻蝴蝶中,精選保留下來的標本;現在已經無法價購是極具學術價值的無價之寶。像台灣已經絕種的大紫斑蝶及大樺斑蝶;極為稀少的異常型蝶,有世界獨一無二的「五翅怪蝶」(姬淡青斑蝶)、「雙肚蝶」(小紫斑蝶)及「具有幼蟲頭殼之成蟲蝴蝶」(黃裳鳳蝶)。日本人數年前曾出高價購買這數萬隻蝴蝶標本,都被他斷然拒絕。
他指出,「蝴蝶宮.昆蟲科學博物館」還是一座世界首創的「蝴蝶藝術館」。像烏鴉鳳蝶遠看黑中在翅膀有金、綠、紫等精細顆粒,其色彩、形狀之美難得一見;在台灣中部平原,油菜花田間的白粉蝶,單看幾隻不美,上千隻的飛舞就能顯出生態之美,在館內一覽無遺。
活動安排:
- 由專業導遊和各組大哥哥、姊姊(10小童一組)帶領(導覽+寫生畫作)。
- 大自然舞者:博物館於成功高中,是亞洲最大的昆蟲博物館之一。
- 自然環境、繁衍百花、傳播春訊的使者—蝴蝶生態、淨零減碳。(館長導覽+寫生畫作或標本製作)
蒙藏文化館 (3小時)

蒙藏民族擁有悠久燦爛的文化,政府為發揚蒙藏文化,增進民眾對蒙藏民族的瞭解,並提昇國內蒙藏學術研究水準,特於第七世章嘉大師在臺駐錫地原址規劃建立「蒙藏文化中心」,於民國82年2月正式啟用,106年9月配合政府組織改造,由文化部接管,並正式更名為「蒙藏文化館」。
蒙藏文化館(以下稱本館)位於臺北市青田街,鄰近大安森林公園與國立師範大學,雖位居都會心臟地帶,卻無城市的喧囂。館舍建築外觀具有傳統藏式特色,樓高4層,占地300多坪,目前設有展廳、圖書室、演講廳、小型會議室及章嘉大師紀念堂,設立目的主要在推廣蒙藏文化,為蒙藏文物典藏庫及舉辦各式蒙藏主題展覽的基地,也是目前臺灣地區唯一的一座多功能專業蒙藏文化館。
活動安排:
- 由專業導遊和各組大哥哥、姊姊(10小童一組)帶領。
- 羊煤土氣:讓台灣人能展望世界蒙藏圖騰、工藝蒙古包、飲食的好文化。(館長導覽+體驗服裝+工藝蒙古包)

藝術活動 (2小時)
由專業導遊和各組大哥哥、姊姊(10小童一組)帶領。
實境解謎遊戲:桌遊晚會!
餐食
早餐
飯店早餐
午餐
麥當勞
晚餐
蒙藏餐廳
住宿: 台北互舍飯店(或凱達飯店)
原為臺灣鳳梨王葉金塗古宅,紅色磚瓦加上洗石子結構,為古典巴洛克式風格。
台北互舍飯店 (1小時)
由專業導遊和各組大哥哥、姊姊(10小童一組)帶領活動。
沉浸式早讀:行前先備知識提供。
萬華糖廍文化園區 (3小時)

在台北的發展歷史中,大理街附近區域一直扮演著生產的角色,直到近年來產業環境改變、城市發展東移,一度繁盛的「會社尾」生活圈及工業地景逐步沒落,實質環境品質也因人口聚居、建物密集興建後逐漸降低,公共設施無法服務居民的生活機能,而逐漸成為城市發展的邊緣。
其中三棟市定古蹟糖倉A、B、C ,位處萬華區大理街,所在範圍包含 C1 街廓(公二公園)、C2街廓,面積約1.092公頃,其中C1區域,除古蹟本體外,其他區域目前為公園與地下停車場。歷經多年努力,保存糖倉古蹟且無償取得公園土地,本局續爭取中央擴大內需修繕經費。修復三棟糖倉古蹟,初期透過譽揚的優秀團隊入駐,活化再生古蹟空間,創造萬華文化觀光新亮點。於98年2月20日召開社區說明會,明華園獲當地民眾支持,期望該團賦予糖廍文化園區嶄新面貌,讓舊傳統醞釀出新活力。糖廍文化園區定位為傳統戲曲的人才培育及傳藝後製人力的培養園地,增強萬華這老台北的多種文化面貌與特質。
活動安排:
- 由專業導遊和各組大哥哥、姊姊(10小童一組)帶領(導覽+寫生畫作)。
- 異質地誌演進行:巷弄間古樸糖廠,保存百年甘甜滋味。(館長導覽+教授模擬博物館,光箱製作)

龍山文創基地 (2小時)

龍山文創基地由臺北市政府文化局成立於2016年12月,座落於古今薈萃、風華瀲灩的萬華,龍山寺地下街B2,與龍山寺捷運站相連,且鄰近龍山寺、剝皮寮、新富町市場等在地文化場所,擁有豐富的文化資源。
龍山文創基地開放從事文創領域活動的店坊入駐,提供空間與資源培養設計師、藝術家、創作者發展與茁壯,入駐領域從動態展演的舞蹈、舞台劇、歌仔戲等,到靜態展示的玩具、漫畫、替代空間、茶藝美學等。開放式店鋪拉近店坊與參觀者的距離地處台北起家厝「萬華」,更揉合在地文化、宗教與民俗,將傳統底蘊轉化為養分,舉辦導覽、藝文展演、互動工作坊等,讓民眾在參觀基地店方之餘,也能親自參與及體驗,發掘屬於萬華在地的傳統文化與嶄新的文化創意能量。
活動安排:
- 由專業導遊和各組大哥哥、姊姊(10小童一組)帶領。
- 百工百業職人秀:提供空間與資源培養設計師、藝術家、創作者發展與茁壯,入駐領域從動態展演的舞蹈、舞台劇、歌仔戲等,到靜態展示的玩具、漫畫、替代空間、茶藝美學等。也能親自參與及體驗,發掘屬於萬華在地的傳統文化與嶄新的文化創意能量。
結業式:海馬207音樂藝文餐坊 (1小時)
結業式感謝活動貴賓
禮達旅行社 總經理:張念梓、國語日報社長:孫慶國、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文創系博物館碩士班:林詠能 教授、新芳春館長:陳思妤、龍山文創基地社群行銷:游子儀、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文創系博物館碩士班:施承毅 教授、蒙藏文化中心:徐淑美 科長、成功高中昆蟲博物館圖書館主任:郭佩菁、蒲天生泥塑館館長:蒲浩志、敘舊布袋戲館館長:陳建華
並由專業導遊和各組大哥哥、姊姊(10小童一組)帶領完成、交流回饋、成果分享、頒獎留念。
餐食
早餐
飯店早餐
午餐
海馬音樂藝文餐坊
晚餐
自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