陣頭表演
「家將文化」是臺灣傳統的藝陣文化之一,「鐵四帝」獨創臺灣風格「家將街舞」,本次將傳統的家將文化和潮流街舞融合,希望本身象徵祈福、鎮煞的家將大神,加上現代的流行街舞文化,有家將穿越古今保佑人民之寓意,期能讓「文化支撐潮流,傳統推動文化」之願景呈現。
「家將文化」是臺灣傳統的藝陣文化之一,「鐵四帝」獨創臺灣風格「家將街舞」,本次將傳統的家將文化和潮流街舞融合,希望本身象徵祈福、鎮煞的家將大神,加上現代的流行街舞文化,有家將穿越古今保佑人民之寓意,期能讓「文化支撐潮流,傳統推動文化」之願景呈現。
來自臺灣第一家布袋戲文創餐館「敘舊布袋戲園」,成立至今己超過30年,表演方式具有「本土、易懂、有趣」特色,除了可用臺灣台語及華語表演,也可以全程用英語、日語、互動式演出。本次表演「鴻福齊天」將由福官開場祝福觀眾,帶來雜技、祥獅獻瑞、鶴鬥龜……等精彩民俗表演。
銅管五重奏是由2支小號、長號、法國號、低音號組成,此次由NTSO臺灣青年交響樂團所帶來的音樂文化饗宴,將演出四種不同風格和語言的歌曲,包含:臺灣台語-望春風、華語-童年、臺灣客語-細妹按靚及原住民著名的Kipahpah ima拍手歌。
來自彰化市的春秋美術社,是三代60年傳統手工竹編彩繪燈籠,負責人唐秋水老師,遵循古法、手工製作燈籠,致力於傳承這項傳統技藝,並於民國107年榮獲第二十五屆民俗工藝類全球中華文化藝術薪傳獎之殊榮,是目前全臺唯一全手工製作彩繪燈籠。
全臺唯一廟宇交趾陶、剪黏材料的觀光工廠,來自金牌農村銀牌獎板頭社區的板陶窯交趾剪黏工藝園區,創辦人陳忠正館長也獲得無形文化資產傳統工藝登錄,園區以推廣及傳承傳統工藝,設有工藝館、體驗工坊、主題餐廳、創意賣場及裝置藝術造景的戶外空間。
布袋戲,又稱布袋木偶戲、籠底戲、掌中戲,是動畫藝術的一種,並在臺灣發揚光大,布偶的頭是用木頭或是木材雕刻成中空的人頭,除了偶頭、戲偶手掌與人偶足部這些之外,布袋戲偶身之軀幹與四肢都是用布料做出的服裝,演出時將手套入戲偶的服裝中進行操偶表演。
qkata(卡塔)自古流傳於排灣族珠子的古語,及美麗的果子之意,排灣族深信這些果子是天神送給排灣人美麗的禮物,琉璃珠傳承了排灣族的文化、工藝與歷史,不同色彩與圖騰的琉璃珠代表不同的祈福含義,祈禱豐收、勇敢、生命等,將祝福佩戴身上。